2018年7月22日的早上,一大队民警接到报警电话称:G15沈海高速台州方向乐清湾高架桥新桥位置上有一个孩子在随意走动,情况十分危险。
民警立即组织联勤联动力量进行寻找,11分钟后,小郝被路面施工人员找到,民警随后赶到将其带离高速公路。就在询问个人信息时民警却发现,无论他说什么,孩子只是呆愣地看着他却不会做出任何反应。
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民警余光瞥到了孩子的手臂上纹有一串数字,仔细辨认后发现这串数字是一个手机号。在拨打电话联系到对方父母后,孩子被平安带回去了,民警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却不曾想,时隔9个月,小郝再次在高速上被发现。
这次,他出现在乐清湾高架桥上!由于他暂住地附近有一段高速公路复线尚处于施工阶段,他从一处小洞里钻进了施工工地,进而爬进了高速。小郝没有意识到高速公路的危险,甚至从福建方向横穿至台州方向,所幸被巡逻至此的民警发现。
民警将其带下高速,并暂时安顿在执勤岗亭。孩子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地望着门口,等到民警询问其个人信息时,他慢慢吞吞地将自己的袖子撩起,露出胳膊上的纹身。民警发现,这不就是去年在高速上发现的小郝吗?他怎么又上高速了?
民警决定去他家里看看!
小郝的父母来自贵州毕节,家里仅有一亩地,养家糊口都成了难题。为了讨生活,父母带这小郝兄弟俩不远千里来到了温州乐清打工。由于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一些体力活。18岁的小郝虽已成年,但智力却不足5岁的孩子,也许是喜欢外面的世界,稍有不慎,他便会跑出去。一来二去,地方派出所成了他家的“常客”。
从小到大,小郝走丢的次数多达二三十次,时间最长的一次是直到两年后才在温州儿童福利医院被找回,那年他才13岁。也是因为这一次“教训”,夫妻俩决定在他的右手胳膊上纹上手机号码。后来老家的号码不用了,他们又重新纹上了新号码。夫妻俩甚至反复教孩子撩袖子这个动作,以便好心人能留意到这串号码并通知他们。
小郝患的是先天性智力障碍,8岁才学会走路,10岁才学会喊爸爸妈妈。父亲老郝曾想过送孩子去学校,但小郝与正常孩子毕竟有异,在学校里时常也会随意跑出,无奈下老郝只好断了让他读书识字的念头。
夫妻俩商量好由母亲去找份环卫工工作,父亲则去捡拾废品垃圾来变卖,有收入过日子外也方便看管小郝。但小郝却是个不省心的孩子,哪怕父母在身边,稍不注意也会溜走。在家门口玩耍不超过5分钟,人就失踪了。但老郝却表示这也怪不得孩子,毕竟他太“特殊”了。
“他出来就会闯祸,看到好玩的东西,也不管是不是别人的,只管自己拿走。”老郝对于这个儿子又是心酸又是无奈,简陋的家实在锁不住小郝,这一次便是他趁家人不备,从房间内唯一的小窗中钻出来的。
对于孩子未来的看管问题,老郝夫妻俩表示无能为力。老郝说,实在没办法也只能把家里唯一的窗户用铁板焊死了。
春天来了,但高速公路不是绿化优美的公园,请大家一定要看管好家里的老人孩子,防止他们误入高速,高速公路禁止行人进入!
素材提供:一大队
编 辑丨张安丽 任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