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19年要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2019年4月12日,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工作组(下称“专项工作组”)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会议强调,2019年,要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要不断提升对危化品搬迁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大重点地区和重难点项目的协调;四是加大要素供给、执法推动和政策优化力度;五是加强搬迁改造工作中的安全环保管理;六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
国家能源局:今年安排新建光伏项目补贴预算30亿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据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4月12日,据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征求对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征求意见稿显示,根据财政部《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2019年度安排新建光伏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30亿元,其中,7.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折合350万千瓦)、补贴竞价项目按22.5亿元补贴(不含光伏扶贫)总额组织项目建设。
到2023年国产热熔胶占全球用量40%
预计到2023年国产热熔胶产量将达约115万吨,占全球用量的40%,中国将成为全球热熔胶生产基地。热熔胶黏剂成为名副其实的受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新材料产业。中国经济韧性足、市场潜力大,热熔胶黏剂在自动化包装、互联网快件袋、一次性卫材、汽车、建筑及室内装潢、便利性包装等应用方面,在替代溶剂胶等方面都还会有较快的发展。2019年中国大陆热熔胶依旧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增速约在8%~10%。
2019年1-2月塑料制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3%
2019年1-2月,塑料制品业汇总企业单位数15428个,亏损企业数3884个,营业收入2526.16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塑料薄膜制造业营业收入370.06亿元,同比增长6.87%;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业营业收入486.3亿元,同比增长2.31%;塑料丝、绳及编织品的制造业营业收入234.69亿元,同比增加3.26%;日用塑料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247.86亿元,同比增长7.63%。
全国首家储能电站与新能源企业市场化交易在青海启动
4月15日下午,鲁能集团青海分公司、国电龙源青海分公司、国投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就共享储能调峰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签订合约,约定于4月21日至30日将富余光伏与共享储能开展试点交易,其间预计完成交易电量50-100万千瓦时。此举标志着全国首家储能电站与新能源企业间的市场化交易正式启动,成为储能技术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的首次规模化应用。
兰溪首个塑料行业“浙江制造”标准发布
近日,由浙江堂正格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为主起草的《改性环保PVC木塑复合颗粒料》“浙江制造”标准正式发布,这也是兰溪塑料行业的首个“浙江制造”标准。
据了解,改性环保PVC木塑复合颗粒料(以下简称“颗粒料”),在环保、循环经济、价格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属于国家高新技术倡导的新材料领域。该标准围绕颗粒料的抗弯强度、尺寸稳定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将有力推动颗粒料领域迈向规范化、标准化。
上海:2019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400万吨左右
上海市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印发上海市2019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2019年上海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400万吨左右。
《通知》明确,要聚焦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实施“减煤”专项行动。明显削减钢铁行业用煤,显著降低铁钢比,逐步削减钢铁自备电厂发电用煤。严格控制石化行业用煤,在确保供电供热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上海石化自备电厂用煤。在确保电力安全前提下,合理控制公用电厂用煤。优先对接市外清洁能源,进一步提高外来电消纳。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发展规划公示
近日,濮阳市新型化工基地空间发展规划(2018-2035年)在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进行公示。
规划近期:2016~2020年,积极布局1000万吨/年炼化,配套100万吨/年芳烃与100万吨/年乙烯项目等;规划中期:2020~2025年,积极发展多元化原料制烯烃,着力构建C2~C8原料深加工板块,积极推进石化原料下游深加工;规划远期:2026-2030年,利用乙烯、丙烯等下游产出的基础石化原料,延伸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专用化学品、新型绿色能源产业板块。
中国化学工程与山东省签约合作
4月9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石化、化工、环境治理、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综合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生态旅游区、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中国化学工程方面在山东有着广泛的业务基础,目前在建项目242个、投资金额135.5亿元。
广州从化园区16个项目集体动工
近日,广州从化明珠工业园16个重点项目集体动工,总投资102亿元,建成投产后将新增年产值超416亿元。
在这批项目中,立白集团华南创新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40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综合创制平台项目建设了华南唯一全程GLP检测中心、国家级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研发平台、全国最大赛莱拉干细胞制备中心、生物医药平台展览展示中心、新药创制研发实验区等,推动从化迈入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新航道。
三角轮胎成为“双示范”
2018年,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作为轮胎行业唯一入选国家品牌计划的企业。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全球布局是三角轮胎国际化战略的三个支撑。
截至目前,三角轮胎拥有331项有效专利,,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0多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6项。三角轮胎还被选定为承担中国乘用车胎C1、C2湿地标准轮胎开发任务的唯一企业。建成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轮胎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并设立了三角轮胎美国技术研发中心,产品获得了全球60个国家或经济体官方产品认证,包括中国CCC、欧盟ECE、美国交通部DOT等。TRIANGLE商标在全球161个国家完成注册,成为工程子午胎和巨胎全球四大供应商之一,与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斗山、现代、沃尔沃等公司建立全球合作。
总投资20亿元 中钢耐火(伊川)新材料产业园开工
中钢耐火(伊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不久前在河南省伊川县开工建设。此举是河南省洛阳市优化调整城市区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的有力举措,也标志着耐火材料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一大步。
中钢耐火(伊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依托伊川耐火材料产业资源优势和中钢集团技术、市场及品牌优势,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氧化物制品、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纯氧化物制品、功能材料等精品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3亿元。目前开工的一期项目,拟建设年产10万吨环保型硅质耐火材料生产线,今年10月底将建成5万吨生产线,2020年再建成5万吨生产线。
泛华化学与泛能拓达成知识产权合作
4月11日,江苏泛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镇江市对外发布公告,宣布该公司正式与Venator(泛能拓)颜料英国有限公司达成一项高端二氧化钛产品知识产权合作。这是中国钛白粉行业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知识产权合作的一个重要范例,也是我国钛白粉行业首家与世界大公司互认知识产权。双方将一道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而带动中国与世界钛白粉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表明中国钛白粉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的能力不断增强,高端产品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获得国际认可。
上海石化双环戊二烯产品获欧洲“签证”
日前,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双环戊二烯产品成功获得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的REACH注册,REACH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的简称,是对进入欧盟的所有化学品(包括纯物质、混合物及含化学品的物品)进行管理的综合性法规,是化学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准入证”。这意味着该公司双环戊二烯产品获得了通往欧洲的“签证”,为出口欧洲市场奠定了基础。
上海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双环戊二烯产品供应商,该公司于2018年11月开展双环戊二烯REACH注册工作。最终获得了正式注册文件。此后,该公司双环戊二烯出口欧洲每年有望增量1000至2000吨,并在未来几年内稳步增长。
巴斯夫计划在盖斯马MDI工厂进行二期扩建
巴斯夫称其将在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的工厂投资8700万美元,用于MDI的二期扩建。
30多年来,MDI工厂一直是其盖斯马生产工厂的核心。该公司承诺投入1.5亿美元用于MDI的第一阶段扩张,预计将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
该项目的第二阶段将在盖斯马工厂保留1238个巴斯夫现有工作岗位,盖斯马工厂是该公司北美最大的制造基地。该项目预计将于2019年底开工,预计于2021年完工。巴斯夫预计将通过多期扩建项目,使MDI产量翻番,从30万吨/年增至60万吨/年左右。MDI用于生产聚氨酯,这有助于改善电器的绝缘性能、汽车用轻质材料和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