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江苏省7月1日起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放国六标准
宁夏出台危险化学品企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海南打造生态岛 核电及氢燃料电池汽车都要上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人类史上最高
中海油旗下第七家公司即将上市
新型催化剂可将制氢成本降低80%
董家口原油商储基地全面建成 国家能源储备再度扩容
长兴岛首条天然气管道预计2022年竣工
鲁西化工聚碳酸酯项目打破国际垄断
中复神鹰年产2万吨碳纤维项目落地西宁
全球最大乙烷储罐气顶升成功
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环评公示
陕西30万吨乙二醇30万吨甲醇项目批复
芬兰技术集团W?rtsil?为中国首批LNG燃料PSV船队提供发动机
奥地利油气集团与北欧化工合作着眼于塑料回收
1
江苏省7月1日起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放国六标准
7月1日起,江苏省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新生产轻型汽车应当符合或严于机动车排放标准6a阶段要求。
通告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有效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有关规定,我省将全面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2
宁夏出台危险化学品企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为推动应急管理部门合理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宁夏近日印发了《宁夏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重点指导目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进一步强化对化工行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事故多发环节,裁量基准聚焦人员资质管理、工艺管理、安全管理3大方面40条重点检查内容,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条明确了违法情形对应的条文、处罚依据和裁量基准。这使得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都有处罚依据,实施处罚都有裁量基准,避免了执法不处罚、处罚随意性大等问题。裁量基准不仅适用于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其他行业领域的行政处罚均可参照执行。
3
海南打造生态岛 核电及氢燃料电池汽车都要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建设海南清洁能源岛。
《方案》提出要“编制出台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在海南岛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同时“加快推进昌江核电二期”。
到2020年,海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2%,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50%以上。到2035年,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将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4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人类史上最高
日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莫纳罗亚气象台的传感器监测到一个惊人数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已经超过415ppm,即CO2质量超过整个大气质量的万分之4.15,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不仅是有记录的历史中的第一次,也不仅是一万年前农业文明出现后的第一次,而是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后的第一次。我们从未见识过这样的地球。
近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在迅速上升。其平均增长率仍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ppm,而近些年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2.5ppm。研究认为,到下世纪中叶,大气中的CO2浓度或飙升至5600万年前的水平。
5
中海油旗下第七家公司即将上市
5月1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监管部发布公告称,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发展)将于5月16日接受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募股)上会审核。如果IPO顺利,海油发展将成为中海油系统内的第七家上市公司。海油发展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37.33亿元,其中15亿元用来偿还借款及银行贷款,其余资金用于试采平台建造项目、澳大利亚昆士兰柯蒂斯LNG运输船项目和海底管道巡检项目等七个项目。
6
新型催化剂可将制氢成本降低80%
5月13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侯阳研究员,通过将高度分散的镍单原子锚定在氮—硫掺杂的多孔纳米碳基底,设计开发出了一种单原子OER催化剂,能使电/光电催化水裂解析氧反应更加高效,从而提升氢气制备的效率。这种新型催化剂可降低80%的制氢成本,并大幅提升OER反应的稳定性。该成果已被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报道。
侯阳课题组通过仿生学方法,从材料的原子结构开始剖析。他们发现叶绿体中存在一种金属——氮配位卟啉结构,可收集太阳能,利用光合作用氧化反应分解水,并释放出氧气。侯阳介绍,他们还通过分析发现了镍—氮配位掺杂的碳材料。课题组创新性地用一个硫单原子替换了一个氮原子,进一步优化材料表面的电荷分布,同时采用特殊工艺,将镍—氮材料“锚定”在碳基底上,规避了材料的不稳定性,最终使这种新型催化剂电极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水裂解析氧活性和稳定性。这项成果或将助力新一代氢能汽车大规模降低燃料成本。
7
董家口原油商储基地全面建成 国家能源储备再度扩容
近日董家口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实现工程中间交接,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建成,正式由工程建设阶段转入生产准备阶段。该项目规划年输油量2000万吨,可通过管道与黄岛、岚山等原油储备基地相连,又可为周边地区以及沿江、中原地区石化企业供应原油,对维护我国能源战略安全、抵御石油供应风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8
长兴岛首条天然气管道预计2022年竣工
5月13日,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隧道A线项目全面开启,预计将在2022年竣工。据悉,该管道总长24.5公里,其中隧道段全长15.2公里,分别穿越长江南港和北港,A线段从长兴岛至崇明岛,长约8237米;B线段从五号沟至长兴岛,长约6931米。
9
鲁西化工聚碳酸酯项目打破国际垄断
鲁西化工100万吨/年聚碳酸酯绿色循环一体化项目是2019年省级重点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及《山东省高端化工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项目产品聚碳酸酯是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的标志性产品,是工程塑料中唯一透光性最好、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自熄性,可见光透光率接近90%,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建筑、电子电器、医疗卫生等领域。近年来,鲁西化工集团的主营业务实现了由传统化工向化工新材料的转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气法聚碳酸酯技术,取得专利21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首家掌握这项技术的中国企业,打破了国际垄断。当前,鲁化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企业,100万吨/年聚碳酸酯绿色循环一体化项目建设后,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可完全替代进口。
10
中复神鹰年产2万吨碳纤维项目落地西宁
据青海日报报道,5月13日,中复神鹰年产2万吨碳纤维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西宁召开。
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落户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规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完成,一期1万吨高性能碳纤维产能计划2020年7月建成投产,项目生产原材料来源于甘河工业园区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游丙烯腈项目。
11
全球最大乙烷储罐气顶升成功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5月5日,中国化学工程承建的连云港石化低温罐项目16万m3低温储罐圆满完成气顶升任务,比预计的“5.11”节点计划提前6天完成。该储罐为全球最大乙烷储罐,其外罐内直径82米,外罐壁高47.3米,罐顶高56.9米,重730吨。
12
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环评公示
近日,福建漳州古雷开发区发布了关于开展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开的公告。另外,早在去年12月,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发布了装置变更公告。变更后由16套主体装置减少为11套,包括:80万吨/年蒸汽裂解、5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35万吨/年芳烃抽提、13万吨/年丁二烯抽提、3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10/70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60万吨/年苯乙烯(SM)、35万吨/年聚丙烯(PP)和10万吨/年热塑料性弹性体(SBS)、26万吨/年双氧水和20万吨/年环氧丙烷。
13
陕西30万吨乙二醇30万吨甲醇项目批复
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一期6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技术改造项目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环评批复,项目拟建地位于咸阳市长武县五里铺工业园,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内。建设内容包括:新建30万吨/年乙二醇合成装置、合成气分离装置;改建、扩建甲醇洗装置、 循环水装置、空分装置、脱盐水系统等。工程总投资19714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10万元,占总投资的0.46%。
14
芬兰技术集团W?rtsil?为中国首批LNG燃料PSV船队提供发动机
据世界天然气网站5月13日消息 芬兰技术集团W?rtsil?赢得了为12艘新的液化天然气平台供应船(PSV)提供40台发电机组的合同。该公司是一家在液化天然气燃料解决方案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公司,公司称,将为中海油服(COSL)建造第一艘这样的船只。40台W?rtsil? 20DF发动机将为中国第一批液化天然气动力PSV船只提供动力。这些船舶将在武昌造船重工场和中国大连辽南造船厂建造。40台W?rtsil?发动机计划于2019年底交付至船厂。
15
奥地利油气集团与北欧化工合作着眼于塑料回收
据报道,奥地利油气集团(OMV)和北欧化工公司正在奥地利施韦夏特炼油和石化工厂探索将塑料废料通过化学回收成塑料原料的方法。这项合作将涉及一个OMV的19.4万桶/天炼油厂运行的试点工厂,该炼油厂拥有一个为博莱利斯聚烯烃生产运营提供原料的综合石化工厂。该OMV试点项目从废塑料中生产高达100千克/小时的合成原油,供炼油厂再利用。OMV表示,这种产品可以用作燃料或塑料原料。该公司计划在将试点工厂扩大到工业规模之前,再增加一次产能。北欧化工公司现在可以实现机械式回收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