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销
快速消费品的供应链挑战
快消品的行业特点表现为货值低、消费者忠诚度不高、购买决策快、购买频次高、市场需求巨大。基于这些特点,快消品的流通离不开社会零售的支持。
01
快消品行业市场空间庞大
快速消费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简称 FMCG):是指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一般特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消费较快的生活必须品。如:烟草酒水,包装食品饮料(牛奶,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糖果等),粮油,调味品,家庭护理(卫生纸,洗涤品,面巾等),个人护理(护肤,洗发,清洁等产品)。
我国快消品市场空间大。根据数据,2016 年我国包含包装食品、含酒精饮料、软饮料、日化品在内的快消品零售额为 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1%,市场空间庞大。
2012年-2016年中国快消品零售额
快消品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过程,也是物流的仓储配送的过程。商品到达零售终端后,需要对商品进行分发和展示,快消品经销商作为各区域内(以市级、县级、乡镇为单位)的商品代理主体,这两个职能,也由快消品经销商承担。
快消品供应链全图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零售终端类似多样、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这样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品牌商如果想将商品配送到全国各地的零售终端,仅依靠品牌商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行业中约定俗成的认为,如果品牌商想打造一张覆盖全国的商品配销的通路体系,一千家经销商是起码的门槛。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快消品行业大约有 80 万家左右的经销商/二批商,这些经销商分布于全国各线市场,每个地区根据市场规模和人口数量,经销商有数十家到数百家不等。
尽管大部分品牌商早已经将现代流通渠道和电商渠道作为重心,传统渠道依然是目前中国快消品流通中占比最大的渠道。
02
传统渠道依然是占比最大的渠道
快消品的行业特点表现为货值低、消费者忠诚度不高、购买决策快、购买频次高、市场需求巨大。基于这些特点,快消品的流通离不开社会零售的支持。目前国内主流的快消品零售渠道,基本可以划分为:
(1) 传统渠道:按区域选择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级分销体系,传统且主流,尤其在三四五六线市场及农村;以夫妻店为主,店主即店员,店面积大小不一,一般在 200 平米以内,主要销售食品饮料烟酒等商品。
(2) 现代渠道:KA(大型商超卖场)、CVS(连锁便利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传统且主流。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核心经济区。
(3) 电商渠道:B2B、B2C、O2O 电商,近年持续高速增长,对地域没有限制,但是市场覆盖受到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影响。
2014年-2016年我国各流通渠道快消品出货额/总快消品出货额占比
尽管大部分品牌商早已经将现代流通渠道和电商渠道作为重心,传统通路依然是目前中国快消品流通中占比最大的通路。2016 年我国现代流通渠道出货额占快消品出货额41.6%,线上渠道占 9%,传统分销渠道(传统通路)占比高达 49.3%。从品牌商角度看,半数以上的快消品公司传统通路销售额占其总销售 60%以上。
其中,食品饮料及酒类企业对传统通路倚赖最大,40%的食品饮料及酒类企业中传统通路销售占总销售比超过 80%,57.1%的食品饮料及酒类企业中传统通路销售占总销售比超过 60%。
相比之下,传统通路终端小店的渠道(场景/入口)价值突出,难以替代。传统通路小店往往靠近社区或写字楼等客流量大的地方,通过整合传统通路,一方面降低快消品、生鲜电商物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助力电商发展快消品、生鲜品类;另一方面,小店是天然流量入口,通过整合传统通路打造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价值大。传统通路终端小店门店往往是自有物业,几乎不需要承担人工、租金压力,即使痛点众多,但新进入者面对夫妻老婆店仍存在较大竞争压力,传统通路难以替代。
快销
快销品的仓储管理
销售规模小的经销商,仓库越追求性价比,环境和设施都比较简陋,因此仓库租金费用相对较低。而销售规模越大的经销商,多 SKU、多品类,对于仓库越追求设施配置,仓库租金费用相对较高。
由于快消品行业品类众多,过度分散,而且受制于成本和经销商的销售规模限制,经销商的仓储使用面积参差不齐,大多数仓储面积均较小。中国有 80 万家左右的快消品经销商/二批商,这意味着全国有 80 万个仓库。虽然单个经销商仓库面积有限,但由于数量众多,星罗密布,每个城市少则上百家经销商,多则上千家经销商,分布在城市的周边,东南西北,散落各地,行业高度分散。
01
快消品经销商仓库的4类数据
根据调查数据,这些快消品经销商仓库在仓库使用所有权、仓库租赁租金、仓库配置情况、仓库管理系统方面呈现出如下特性:
(1)仓库使用所有权
快消品经销商的仓库所有权大致可分为三类:① 自有产权:自建仓库或者购买拥有产权仓库;② 租赁普通仓库:旧厂房改造、个体非规范仓库;③ 租赁专业仓库:物流园,专业仓储公司 。
从调研数据反馈来看,中国快消品行业经销商以租赁普通仓库为主,占比约为 67%,自有仓库约为 21%,租赁物流中心仓库的经销商占比约为 12%。
(2)仓库租赁租金
因不同地区、不同区位以及不同仓库设施配置的仓储,成本不尽相同,从相关问卷反馈数据来看:5 元/m2-10 元/m2每月是经销商主流的仓库租赁成本,约占 37%,约有 19%的经销商仓储单月成本超过 15 元/m2。
剔除仓库租金的变量因素,依据正常逻辑来说,销售规模越大,面积越大,仓库租金费用越低。但实际数据显示,却呈现相反趋势,销售规模大,仓库租金费用越高。结合实地调研看,销售规模小的经销商,仓库越追求性价比,环境和设施都比较简陋,因此仓库租金费用相对较低。而销售规模越大的经销商,多 SKU、多品类,对于仓库越追求设施配置,仓库租金费用相对较高。
(3)仓库配置情况
从问卷调研的数据显示,38%的经销商没有消防设施。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看,快消品经销商对于安全意识方面较薄弱,很多经销商都没有相关的消防配置。
在仓库工具使用方面,64%的仓库没有辅助工具,或只有单一托盘和地牛作业工具。如果遇到比较大的工作量,如商品入库,经销商一般雇佣临时的装卸工进行装卸。而平时频率较高,单次量较小的商品出库,则由业务员或者司机自行完成。
(4)仓库管理系统
快消品经销商仓储信息化现状:65%的经销商仓库管理系统为一般的财务进销存软件;20%为专业 ERP 软件;10%没有使用任何系统;仅有 5%的经销商使用专业的 WMS 系统。快消品行业经销商,在信息化方面,投入普遍不足,分析原因,不少经销商都是单品牌运营,商品 SKU 数量较少,较为容易管理,另外也受制于销售规模限制,销售规模较小的经销商,信息化对其来说是负担。
经销商一般是依据全年使用最高峰来配置仓库面积,大部分快消品大约会有一季度到半年时间的空置期,高峰期一过,仓储使用浪费严重。
01
快消品仓储的3大痛点
由于行业高度分散,快消品类的仓储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仓储整体水平也较差。综合来看,快消品行业仓储存在以下痛点:
(1)仓储环境普遍较差
经销商为了降低成本,在仓库的选择上追求越便宜越好,因此许多仓库往往都选择在工厂的旧厂房或者旧仓库,甚至有些经销商使用民房、露天来存放商品。可想而知,其仓储环境较差,通风没有、防盗、防火、防鼠、防潮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货品质量。
(2)仓配使用效率不高
经销商一般是依据全年使用最高峰来配置仓库面积,大部分快消品大约会有一季度到半年时间的空置期,高峰期一过,仓储使用浪费严重。
(3)缺乏专业管理
经销商仓储普遍缺乏规范化的仓储管理,库位规划不合理,盘点机制不科学,进销存管理不规范,货物时间管理贯彻不到位,仓库商品凌乱,日常清洁工作不到位,过期货、临期货四处可见,盘点误差总有出现。出于成本的考虑,仓库往往是多功能合一,是仓库也是车库,甚至可能是员工的宿舍。
另外,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从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使用第三方仓库的比例在逐年升高,分析原因,第一,仓储租赁成本逐年升高,第三方仓储由于其合理搭配仓配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淡旺季的分配,使得经销商租赁仓库大小可以依据淡旺季进行灵活调整;第二,仓储管理成本,直接节省仓管人员的配置;第三,省心,不用过多考虑仓储的运营、安全等情况,另外,第三方租赁,在快速融资方面,经销商通过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可以通过仓单质押快速融资,这也是经销商有限选择第三方租赁仓储的一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