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宁官宣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再次引来巨大关注和热议。业内专家表示,中国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充分,阿里、腾讯、苏宁正形成中国零售的三国演义时代。
在中国零售市场,阿里和腾讯是两个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前者稳居电商老大位置多年,近年又通过投资银泰百货、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大润发、红星美凯龙等商超业态,开始向线下进军。
后者原本是零售界的“局外人”,它的优势在于巨大流量和雄厚资金,几年间已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沃尔玛、永辉、步步高等线上线下玩家买至麾下。
实际上,在这两大阵营之外,还站着一个不太显山露水的巨人,线上TOP3、线下上万店、经营全品类、城乡全覆盖,在零售行业能同时做到这些的,目前有且只有苏宁一家。
日前,苏宁官宣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再次引来巨大关注和热议。业内专家表示,中国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充分,阿里、腾讯、苏宁正形成中国零售的三国演义时代。
对于苏宁此番以48亿元现金抄底家乐福之举,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苏宁不差钱”。如果放到苏宁近年的战略投资中来看,此次并购虽然意义非凡,投资额其实并不算大。
除了感叹家乐福败走中国、苏宁精准抄底、零售业“三国杀”局面之外,外界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又是苏宁?
苏宁方面表示,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场景塑造能力,对家乐福门店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构筑线上线下融合的超市消费场景。苏宁线下超过6000家苏宁小店可与家乐福门店联合,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提高到家模式的效率并节约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苏宁在快消领域频频发力,一方面加快建设海内外供应链能力,一方面搭建更贴近用户的购物场景,业内专家表示,“完成对家乐福的收购后,苏宁将实现在大快消类目的跨越式发展。”
苏宁的对外投资是从2016年开始加速的。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三年多来苏宁对外投资项目超过30个,总规模可能已经突破万亿。
其中既包括对阿里巴巴、易果生鲜、辣妈帮等电商领域的投资,也在商业地产方面有广泛的布局,包括200亿投资恒大地产、95亿入股万达商业、出资98亿成立恒宁商业等重磅级投资。从2018年开始,苏宁对线下零售企业发起进攻,最近的三笔收购迪亚中国、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都是这个方向。
除此之外,苏宁在物流领域也不乏大手笔的投资。2017年1月,苏宁收购天天快递,完善物流配送网络。2018年,苏宁联合深创投投资300亿成立物流地产基金,实现物流能力的跨越提升。而在技术领域,苏宁同样不甘示弱,投资了商汤科技、创冰科技等人工智能、大数据公司。
在扩充消费场景的同时,苏宁也在加速建设自身的全品类供应链能力。而这也成为了苏宁对外投资的重点。比如,苏宁收购迪亚中国、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补齐了自身在百货和快消品类的“短板”。这些行业已经发展成熟且供应链建设周期长,选择收购能加快发展速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而物流是零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到家业务的蓬勃发展,用户对即时配送的心理预期普遍在1个小时之内,这无疑对零售企业的物流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苏宁一直加大在物流仓储、配送网络方面的投资。
通过投资的纽带,苏宁得以将生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扩大智慧零售生态圈的边界;而对于被投企业来说,在苏宁智慧零售的赋能下,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去年4月,苏宁易购收购迪亚天天,收编后者300多家门店和200多万会员,并一举实现上海单城超500店的密集布局。今年年初,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旗下全部37家门店,并在3个月内完成整合工作。在刚刚结束的618年中大促中,更名后的37家“苏宁易购PLAZA”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5亿,客流量超1700万。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智慧零售需要在全场景环境下持续进行锻造,用得越多反馈越多,完善速度也就越快。从财报数据来看,苏宁智慧零售生态已经开始产生“共振”效应。2018年,苏宁易购商品销售规模为3367.57亿元,同比增长38.39%。而随着家乐福的加入,苏宁的这套智慧零售打法还会更加犀利。
自成一体的苏宁零售版图,对行业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零售行业的“三国杀”局面已逐渐明朗。
近几年,线上互联网巨头频频与线下零售商联手,行业竞争风云变幻。早前有阿里巴巴收购三江购物、大规模入股高鑫零售,将大润发、欧尚等商超品牌收入囊中;而腾讯也不甘示弱,投资永辉超市、步步高等企业,更是在2016年与沃尔玛中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如今家乐福中国正式官宣“嫁入”苏宁,优质的线下零售商纷纷完成与互联网巨头的“联盟”。
如今,中国零售业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变革时代。零售行业线上线下巨头的强强联合,无疑抬高了未来的竞争门槛。零售业是最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之一,通过共享渠道与供应链,可以预见阿里巴巴、腾讯和苏宁会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零售服务,并且这种优势还会不断巩固,剩下的玩家想参与竞争会越来越难。
在零售行业大变革的背景下,阿里的“买买买”和腾讯的“买买买”路数并不相同,苏宁的“租建并购联”,是两强之外的第三条路。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场面向零售下半场的资源卡位战,跑马圈地,至关重要。
然而跑完马圈完地并不意味着战斗就结束了,接下来的PK其实一点都不轻松,拼产品、拼服务、拼管理、拼细节,一切还须回归零售的本质。
这是一场残酷的巷战,寸土必争。
微信公众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除本报记者原创外,亦含有各大媒体、互联网平台推荐作品。如图文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欢迎广大朋友及作者直接投稿给我们!
电话:4000565698
投稿邮箱:xdwlbbjb@163.com
监制:志军
文字:王茜
版式: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