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企业,在2018年5月得到天使投资后,2019年2月又得到了PRE-A轮投资,并在PRE-A轮投资中获得了招商局集团、创新工场、明势资本这样的业界刮目相看的企业投资。四个月之后的6月26日,该公司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这家受主流资本如此青睐的企业何许人也?他就是壹站(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在媒体沟通会的现场。壹站供应链创始人兼CEO周永钢说,在壹站的团队里有一半人做技术、做数据,跟一般物流公司有非常大的区别。壹站把技术、物流人才和商务拓展这三类人整合在一起,他们想做的,就是像2C一样,创建中国的2B平台。他们要做2B的交付协同平台。
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如今的2C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物流服务已十分到位,比如快递下单或者点外卖消费者打开手机。你在平台直接支付下单,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货品的位置,等待货品上门。2C业务发展的确如火如荼,但是2018年,中国外卖体量是5000亿元,快递是6000亿元,而两者之和,也比不上2B市场1.2万亿的身量。可是,2B的市场大而分散,有着80万家的从业企业,仍处于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类似于美国的1980至1990年代的情形,而美国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2万家。美国第一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值为1027亿人民币,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中外运则是276亿元人民币。未来中国的第三方市场一定会重新洗牌,公司数量减少,会出现大型的头部公司。
那么,美国头部第三方的特点是什么?总结有三:
一是科技驱动。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是披着物流外衣的科技公司。
二是解决方案。一定会发展为端到端,线上和线下,全渠道的方式,而绝对不是现在中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所做的单点,在单点商仅仅提供了一个仓配的服务,这在未来肯定是不行的。
三是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一定是轻资产的,根据客户的需求的提升,第三方物流会离客户越来越近,渠道越来越多,资源整合能力。在美国,绝大多数三方都是轻资产型的,意味着一辆车都没有,一平米仓库都没有,但是依然可以为客户提供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控制。美国C.H.Robinson自有仓库不到50万平米,做了1600亿的生意。周永钢原来服务的中外运一家公司,全国有500万平米的仓库,规模才200多亿。对比告诉我们,未来好的物流公司一定要有非常强的资源协同整合的能力。
为什么说2B的平台已来到了机遇期呢?因为宏观经济形势和技术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需求渠道成本端都在发生变化。周永钢讲了一个例子。早年做三星手机业务的时候,三星只有7家国家级的代理机构,中外运只需要把货物送到这7家机构就可以了。后来三星发展了省级代理,货物分送到各省代理,而后又发展到了市级,代理范围进一步扩展,渠道下沉难度加大,订单由最初的几张变成了上万张,再后来三星直接对专卖店。这是渠道的变化。
再看成本,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仓库租金、油费和财务成本。所有成本在过去五年都在快速上涨,而客户每一年都在压价,所以现在三方老板日子不好过,原来日子很好过的三方开始寻求改变。
再有,2C供应链的体验倒逼2B供应链服务升级。 而5G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交付将成为入场券。当数字客户把需求传递给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平台把解决方案发送至第三方物流,货主的需求就会得到解决。壹站,就是要做这样一家合同物流公司的链接者。未来所有的数据都需要机器来采集。
“一手能写code,一手能去搬货”,这句话可能代表了七大资本投资壹站的兴奋点。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华南区总经理熊昊是在2018年六月份认识周永钢的。交谈之后,熊昊就有了投资的意向。原因是行业足够大,1.2万亿的市场,非常零散,他认为合同物流还有一个成长期,另外就是整合带来的机会,他把壹站定义为互联网+合同物流平台机会。熊总看中的是,在资本市场上,在物流方面有这样一些热点,比如说多式联运+互联网、进出口一般贸易+互联网,都有非常大的标的,有非常大的机会。因为合同物流环节长,从货主到大三方、小三方,到干线、落地配,中间环节这么长,一定会有互联网的机会。他觉得壹站将来能有数字化的能力,能够服务好环节里各个服务商。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表示,中国正迎来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黄金期,国内第三方物流1.2万亿的市场,有80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行业高度分散,数字化程度低,存在产业升级的巨大机会。公司看好壹站,一是基于其打造的是第三方物流领域统一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将技术、基础运力和行业经验结合,基于实时可见性和全程系统化的控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供更好的物流交付服务体验。二是周永钢及其团队不仅行业经验丰富,更对升级第三方物流行业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一家最好的物流公司一定是技术公司。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壹站团队表示将沿着数字化物流的道路坚定前行,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中国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为未来的智能化转型打好坚实的基础。
END
监制:志军
文字:王茜
版式: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