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儿童安全隐患问题高发期
所以,做好儿童的暑期安全防护格外重要
在儿童交通安全方面更是如此
随着暑期的到来,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但由于儿童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很容易发生事故。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近期与孩子相关的交通事故、违法案例,希望各位家长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做到言传身教,也希望小朋友们在暑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
01
3岁幼童过马路被撞
外婆也要担责
7月4日在徐州铜山,张某驾驶面包车在行驶途中,一名男童突然跑着过马路,张某躲闪不及,将将孩子撞出一米多远。事故发生后,张某赶紧下车查看,所幸孩子仅受皮外伤,没有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时,这名3岁男童由外婆看护,过马路时,男童突然挣脱外婆的手,飞奔过马路。好在孩子伤情不重,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已无大碍。
徐州铜山交警通过调看监控录像认定:张某在通过村庄公路时车速较快,疏于观察,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男童的外婆看护孩子时存在疏忽,负次要责任;男童由于属于未成年人,不负责任。
提醒:孩童天生好动,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较弱,走在临街临路的路段时,家长一定要牵好孩子的手,以防发生意外。此外,驾驶人在途经国省乡道等居民居住点路段时,要注意观察、减速慢行。
02
30℃的高温天!
粗心家长将2岁幼童反锁车内
7月5日早晨,南京警方接到报警称:在某小区里,一位粗心的爸爸在锁门之后发现,车钥匙和自己2岁的孩子还在车内,而此时车门已无法打开。
民警赶到现场发现,被锁在车内的孩子害怕的哇哇大哭。更让人揪心的是,这辆轿车恰好停在太阳底下,在高温天气里,如果不赶紧把孩子营救出来,很容易发生危险。在征得车主的同意后,民警决定破窗救人,打开车窗后,将车门打开,将孩子救出。
提醒:高温天,切勿将幼小的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更不要把车钥匙留给孩子当玩具,避免孩子将自己反锁车内的情况发生。
如果儿童不幸被困车内,家长首先要保持镇定,安抚孩子的情绪,安静等待救援。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助打开车门。若情况紧急,应当毫不犹豫砸开车窗,及时将孩子救出。
03
父亲将孩子塞进后备箱
交警质问:这么对自己小孩?
暑期,不少家长会选择开车带着孩子出游,孩子的乘车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重视。7月5日晚,南京交警在二桥高速上到了一辆超员私家车,车的后座上挤了4名成年人,民警打开后备箱竟发现:2个10多岁的孩子,在这狭小的空间,竟被塞了近一个小时!
见此情形,南京交警质问:你就这么对自己小孩?!
司机王某称,当天他带着父母孩子去六合玩,本来3个大人加2个孩子正好坐下。谁知返程时,另外3个亲戚要求王某顺带将他们送回市区,王某碍于面子没有拒绝。民警随后将超载人员妥善带离高速,王某因超员驾驶被罚款100元,驾驶证被记6分。
提醒:为了所谓的面子,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样“心大”的家长,也是令人无语。在高速上一旦发生追尾事故,被塞在后备箱里的孩子,这位父亲你想过后果没有?!此外,后备箱内没有安全保护设施,刹车和转向时,严重危及“蜗居”在后备箱里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04
危险!
母亲骑电动车带俩孩逆行
7月9日,在南京铁管巷路口,一辆逆行的电动车被交警拦下。
当时,电动车踏板上站着一个男童,后座还坐着一位背着书包的女童。骑车女子称急着送老大去上暑期补习班,家里每人照看孩子,就带着老二一起出门了。民警现场对母亲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教育罚款。
提醒: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人员。搭载学龄前儿童的,应当使用安全座椅。十二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或者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电动车违法载人危害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难以及时处置,从而引发事故。
假期如何防止孩子发生意外?
加强教育 加强监管!
平时 您是如何保护孩子免受意外伤害的?
欢迎各位家长留言展开讨论
编辑 | 许 影
校对 | 陈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