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起,北京轨道交通55座车站将率先试点非现金支付服务,乘客在这些车站的人工售票处、自动售票机、网络取票机上进行购票、补票、充值时,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以满足乘客对移动支付的迫切需求,为乘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票务服务及更优质的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预计8月底,非现金支付服务将覆盖北京轨道交通全网所有线路和车站。
热点问答
提问
北京轨道交通为什么推出非现金支付服务?
北京轨道交通自2017年8月20日推出互联网票务服务以来,分步实现了线上购票车站取票、二维码乘车、电子定期票、电子发票等功能,为乘客提供了方便、快捷、多样化的票务服务,同时也对缓解车站长时间排队购票、人员聚集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互联网票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已逾1700万,二维码累计使用量超6亿人次、网络取票机取票量累计超2000万张、电子定期票累计发售15万余张。
为全面贯彻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北京轨道交通再次聚焦乘客对通过移动支付进行购票、补票、充值的迫切需求,启动专项技术方案研究,列入2019年度工作目标推动落实。
回答
“主扫”+“被扫”方案为什么可以应对手机信号不稳定?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实现非现金支付的城市主要采用“乘客主扫”支付模式,即乘客用手机对票务设备生成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完成支付。该模式对手机信号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较高。考虑到北京轨道交通的多数车站位于地下,可能出现通信网络环境不稳定、信号弱等情况影响乘客使用体验,北京轨道交通创新提出“主扫”+“被扫”方案:通过对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补票机软件功能进行开发,实现乘客用手机扫描设备生成二维码完成支付的“主扫”模式;同时,充分利用车站内的网络取票机基于轨道交通专用网络且自带扫描头的特点,对其软件升级后,在原有取票功能基础上增加单程票售票和充值功能,乘客手机付款码被网络取票机扫描实现“被扫”支付,可以有力支撑手机信号不好时乘客使用非现金支付。
非现金支付“主扫”“被扫”操作有什么区别?
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可购买单程票、一卡通卡、北京互通卡和充值、补票,以及在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及充值过程中使用非现金支付,为“主扫”模式,即乘客按照提示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扫一扫”,扫描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进行支付,扣款成功后完成购票、补票及充值。
乘客在车站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充值使用非现金支付时,需“被扫”,即乘客按照提示将微信或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对准设备指定的二维码扫描区域完成扫描支付,扣款成功后完成购票、充值。
55座试点车站如何确定的?
非现金支付功能是支持乘客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完成车站现场购票、补票及充值等业务。因此,在试点阶段,我们以车站现场售票及充值总量为主要标准,选择购票充值需求量最大的50座车站,同时兼顾所有线路都有非现金支付试点车站,因此共有55座车站作为第一批非现金支付试点车站。这其中既有与铁路连通的口岸站,如北京站、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也有热门旅游景点站,如天安门东、西单、王府井等;以及重要枢纽站,如西直门、东直门等。
哪些业务可以用非现金支付?
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购买单程票、一卡通卡、北京互通卡,以及进行充值、补票;在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充值;在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充值,均可使用非现金支付。
非现金支付的支付渠道有哪些?
目前支付渠道有微信、支付宝两种。乘客通过微信、支付宝两个渠道进行扫码支付,完成车站现场购票、补票及充值等业务。
小伙伴们
绿色出行更便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