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截止2019年9月5日
全市共发生
涉及3至17岁学生道路交通事故 14起
而究其根本,许多涉儿童交通事故
都是由孩子的无知和家长的疏忽造成的
身为家长的你,不得不反思
是否具备交通安全意识?
是否时刻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是否身体力行地做好交通安全教育?
为进一步扎实做好2019年秋季开学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着重加强对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2019年9月11日19时30分,深圳交警联合深圳市教育局在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召开“交通安全教育家长会”。
2019年9月2日
秋季新学期开学首日
我市发生了两起涉儿童交通事故
2019年9月2日7时29分许,在宝安区宝安大道鸣乐东街路口,一辆轻型厢式货车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车上一名8岁女童当场死亡。
2019年9月2日9时许,在龙岗区龙岗大道创城地产建设工地路段发生一起重型特殊结构货车与电动车碰撞事故,事故造成一名五岁男童当场死亡。
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
他们的一生永远停在了开学第一天
▼
血的教训,就在身边!
事故让人痛心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谁是导致儿童交通事故频发的“真凶”?
如何才能避免儿童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
儿童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莫过于父母的疏忽、疏忽、疏忽!
每一位家长都必须尽到监护责任
为孩子筑牢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交通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盲区安全篇
请每一位家长扪心自问
你们真的清楚了解车辆盲区吗?
你们跟孩子科普过车辆盲区吗?
2018年3月7日,王某驾驶普通客车行驶至公交站台前方路段人行横道时,车头与同方向奔跑至该人行横道后,由东往西突然横过的行人刘某(12岁在校学生)发生碰撞,刘某当场死亡。
孩子想与公交车“赛跑”
想抢先跑到斑马线上去
然而他却不知道
自己已经闯入“死亡盲区”
如果孩子的父母曾教导过孩子
认识盲区、躲避盲区
这场意外是否能够避免?
儿童身形矮小,特别是在玩耍时常呈坐、卧姿态,司机很难看到孩子,导致出现“视线盲区”,不容易引起机动车驾驶员注意,车辆启动或者急转弯可能碾压到孩子。
请牢记,车辆越大盲区越大
必须让孩子远离以下区域!
▼
步行安全篇
“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
这些不仅仅是宣传口号
更是必须遵守的交通法规!
2017年11月4日13时20分许,两名小孩在路边追逐,临近路口时,在前侧奔跑的穿绿色衣服小女孩突然横穿马路,不慎被正常行驶的白色小轿车碾压,当场死亡。
过斑马线时请学会
“一停、二看、三通过”
▼
在通过有信号灯的路口
必须遵循“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在通过没有信号灯的路口时
要按照“先左后右再左看”的方法
停车场安全篇
都说马路如虎口
其实停车场内的交通安全隐患
同样也不容忽视!
停车场内视线差
拐角盲区多意外
家长请谨记以下三大点
在停车场、小区出入口
让孩子谨记三句话
▼
乘车安全篇
对于成年人来说,安全带=生命带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座椅=金钟罩
把孩子抱在怀里
让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
其实都是在变相地伤害孩子!
请牢记,驾车出行时
司机和乘客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儿童乘车时需配备安全座椅!
骑行安全篇
都说电动车是“肉包铁”
缺少足够的安全防护
骑行电动车产生交通违法行为
发生交通事故时,往往伤亡惨重
石某国驾驶重型自卸货车在水贝二路右转时,车头与张某英驾驶的电动自行车(载有9岁孙子王某程)车身左侧发生碰撞,造成张某英当场死亡,王某程受伤。
走机动车道、横穿马路
祖孙两人都未佩戴安全头盔
误闯大车盲区,孙子命丧车轮
几种交通违法行为叠加一起
让孩子受到致命的伤害!
带着孩子骑行电动自行车时
请做到以下几点
▼
拒绝错误的骑车方式
1
不打伞,不加装遮阳棚;
2
不让孩子站在脚踏板上,不让孩子反向坐;
3
不戴长围巾或穿长裙。
滑板车安全篇
孩子身材矮小,平衡能力较弱
对滑板车的操控能力不足
容易摔伤,引发事故!
带孩子玩滑板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安全指引篇
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
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
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
孩子们安全意识淡薄、走路乘车的无序
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不得让孩子把头或手伸出车窗或天窗
不得让孩子从左侧车门下车
不得带孩子乘坐超员超载车辆
不得带孩子坐酒驾司机的车
不得让孩子在车内嬉戏打闹
不得带孩子乘坐货运车辆、货车、三轮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