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里的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可是最近有青岛、烟台等地的菜农给我们反映,今年丰收了却高兴不起来,眼看着瓜果蔬菜烂在地里却无人问津。以前的菜贩子要么是不上门了,要么就是来了也不给多拉。(最新货源信息,请点击这里查询??)
果农说,摘晚了的西红柿就会成为这样的次品
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外边市场上也能卖到两块钱一斤的高价,可菜农却只能眼看着菜卖不出去,却毫无办法只能干着急。
莱阳菜农:“具体怎么回事闹不清,这边拉菜的限量,我正常大棚一天能产2000多斤,就给我两个筐子,一个筐限制在80斤,导致了这个东西卖不了就烂了。”
被限量的不止一户,同村多位种植户也有同样的遭遇,蔬菜运不出去,每天都要压货。“摘了8筐他就给我3个筐。”菜农说。
给菜农们运菜的是青岛的老陈,今天他也赶了过来。可是面对这种情况,运输蔬菜20多年的他也很无奈。
为了一探究竟,下午五点多,记者随老陈的货车来到青岛城阳收费口。在经过绿色通道时,并没有遇到交警查车。收费站工作人员在给老陈的一车蔬菜拍照取证后,给予免费放行。
老陈说,以往这个时间段,绿色通道出口早已经排起长龙,可现在却不见几辆运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
看到记者在采访,有货车司机主动停了下来,跟记者诉起了苦水。
货车司机:“我是拉甜瓜的,超了50斤罚了我200,扣了我3分。现在拉的苹果,老百姓的苹果,我都不敢多要,前边装得高,后边都空着。超了50斤都罚我,今年被罚了三次 了。不光这里,夏庄高速口都一样”。
过高速路口胆颤心惊,不少车辆只好选择改道,不走高速公路了。晚上十一点,不少跑长途运输的车辆正依次进入青岛城阳蔬菜批发市场。
记者注意到,被交警处罚的多是蓝牌货车,相似车型的黄牌货车却很少遇到过交警查车。
绿色通道都给免费了,为什么货车还超载?相似车型,为什么挂的蓝牌就容易被查,黄牌车就没事呢?
在青岛城阳批发市场转一圈,商贩们反映最多的还是蓝牌货车拉不了东西。拉得少了不够本,拉得稍微一多就超载,甚至空车都能超载。
据了解,车主们所说的蓝牌货车多是指车长小于6米且总质量小于4.5吨的载货汽车,因为挂的蓝牌,相较于黄牌货车,市区通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C1驾驶证就可以驾驶,所以也大受欢迎。但是核定载质量却一般只有1.7吨,也就是3400斤。车辆自重大,准载质量太低,造成普遍超载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厂家生产的车型自重就已经超过了公告质量,车子装好货箱上好牌,空车就已经超载。
民警介绍,超载30%以内罚款200元记3分,超载30-%到50%罚款200元记6分,超载100%以上,根据车型罚款1000元到2000元,记6分。
到底在现实情况中,多少算超载?记者跟随青平高速交警大队民警来到城阳收费口,很快一辆运送苹果的货车被拦了下来。
民警介绍,这辆车的核定载质量为1740千克,也就是最多能拉3480斤的货物,而总质量为4495千克,也就是所有的加起来不能超过4.5吨,而磅上显示为6.7吨,所以是超重了。
货车司机想不明白,自己过收费站都给免费了,为何还是超载呢?标准不一是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收费站执行的是二轴货车不超过18吨上浮5%的标准,而交警执行的是不超过行驶证标注整车总质量,蓝牌货车总重不能超过5吨。考虑到车自身重量可能就已经超过核定整车质量,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一般也会以车主实际拉货质量作为参考。
轻卡超载有风险,黄牌货车吨位大,是否可以改用黄牌呢?根据不同厂商的公告,黄牌货车可以最大总质量12吨,但这样一来,车辆的运营成本就会大幅增加,上牌费用、保险、过路费都会比蓝牌车高许多,并且还需要B2驾驶证,各方面要求都变高。
另外,记者也了解到,对于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的,在通行绿色通道时,不得给予免收车辆通行费的优惠政策。
民警介绍, 很多蓝牌车超载可能达到100%甚至200%、300%以上。
超载要面临处罚,这个看起来合法,可面对实际情况,空车都能超载,似乎又有些不近人情。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当地出台了新的政策。
青平高速公路大队宣传科的工作人员介绍, 蔬菜、瓜果、肉禽如果有超载或其他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应登记后教育放行,对超载30%以上,不足50%的,应当由当事人自行消除违法状态。
青岛市交警部门出台了多项新举措,对初犯的8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口头警告批评教育,不予处罚,其中就包括对鲜活农产品车辆超载的处罚新规。对于这项新规,省政协委员张法水也给予肯定。
省政协委员 张法水:“我们各地的执法部门、交警部门在执法的时候,还是要体现弹性、人性化,以教育为主。或者在一定幅度之内如果消除了这种现象,那么就不予处罚,这类似的措施,我认为是比较弹性的,比较符合实际的措施”。
他也希望青岛的这种做法能在全省得到推广,以解菜农的难题,创建更好的营商环境。针对蓝牌货车自重过高的难题,对于厂商来说,生产更多轻量化、能载货的轻卡也是未来的趋势。同时,面对跑在路上的大量蓝牌货车,如何既要实现货运价值,又不因超载导致违法现象发生呢?在张法水看来,提升标准是应时之需。
省政协委员 张法水:“国家还是要根据现实的需求,现实中能拉更多的货,但是标注的太低,结果实际拉得多,老是出现超载。把标准提升,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不能让这些违法行为每天都发生,每天都无奈地发生,我们标准要适应现实的需求,不能削足适履”。
——内容源自齐鲁新闻眼,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