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镖局-化工供应链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危化镖局官网

危化镖局
欢迎登录危化镖局
验证码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危化镖局 > 资讯内容 > 正文
【新市民 】乡镇市场正崛起,快递电商怎样赢得其青睐
【物流桃园】 2018-10-18 20:41:42 675


提示:由于全面概括2、3级城市的新市民与电商快递的关系; 预计文章阅读时间约为5分钟;  


2.3级城市新市民  

正崛起,价格为王方能赢得其青睐



通过十年的告诉增长、城市电商的份额已经增速放缓、怎样高开拓新的市场、那么2、3级乡镇市场成为首选,下边我们就看一下“新市民的”市场空间怎样增长:


“新市民”作为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新消费者群体,具有人口基数巨大、收入增速高的特点,长期看,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由于尚处于从农村居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型过程中,他们虽然收入并不低,但仍维持着精打细算的消费习惯,价格敏感性高。短期看,低价将是快速获得这个群体的青睐的捷径;长期看,品牌和产品质量将同样重要 ;


“新市民”大量集中于中小城市和乡镇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的流动和聚集,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从政策调控角度,对于城镇化人口流动的阻力设臵是按城市规模依次增大的(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50~100 万人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100~300 万人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300~500 万人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500 万人以上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就决定中小城市和乡镇将是消化新城镇化人口的主力。


从实际数据看,全国城镇人口总数近十年复合增速为3.2%,高于全国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人口总数的十年复合增速1%,或直辖市城镇人口十年复合增速0.9%,佐证了中小城市和乡镇是城镇化主要贡献区域的结论



1

新市民”需求值得关注:

人口数量大,收入增速快


每年人口增量相当1 个超大型城市:我国近5 年城镇人口年复合增速2.8%,年均增加2,044 万,其中省会、计划单列市仅吸收约200 万,直辖市吸收160 万且持续收紧,其他下线区域每年城镇人口增量达到1600 万以上,若作为一个城市人口上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潜在人口基数更为巨大,据测算,考虑到城镇化率2030 年将达到70%和户籍制度改革制度深化,估计我国潜在“新市民”仍有3 亿以上,未来五年年平均增量1476 万。


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大城市:从居民可支配收入角度看,2015 年全国计划单列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8%,近10 年复合增速10.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增速/近10 年复合增速分别为8.2%和11.7%,估算中小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 年增速/近10 年复合增速为8.4%/12.2%,略高于大型城市


中小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高于大城市


1新市民”群体的消费特征:价格敏感度高


新市民”群体中相当高比例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中国2015 年农民工数量2.8 亿,甚至略高于“新市民”总数2.5 亿),消费习惯还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中,尚未适应城市更高的消费水平,比城市户籍居民消费者更看重商品的价格。


新市民”群体的价格敏感性:收入增长,消费习惯暂未转变



品牌忠诚度稍弱:根据埃森哲2014 年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洞察研究,中国城市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排序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规模越小,越欠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越低,归根结底是由于这些地区消费者更重视性价比,品牌观念稍弱。


对于“新市民”群体,他们的品牌意识虽然在逐步觉醒,但对商品的价格看重程度仍更高。


谁能赢得“新市民”的心?短期低价是捷径、长期看质量和品牌“新市民”群体潜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但要获得这个群体的青睐还需对症下药。短期看,精打细算的消费旧习决定了“新市民”群体不会接受价格具有劣势或性价比不高的产品;长期看群体最终会完全融入城市,这决定了他们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会逐步升温



2

“电商+快递”价格优势吸引“新市民”,

快递持续受益

相比于传统实体店,电商在流通环节、开店支出、物流费用方面具有成本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使得电商在价格方面有更充分的让利空间且具有延续性,能够使电商商品长期保持低于实体店的价格,吸引本就具有网购习惯的“新市民”。


根据我们估算,“新市民”群体的消费需求将为电商带来每年8,300 亿的销售额增量,并产生455 亿元电商物流需求。从目前各类电商物流定位和格局看,对这部分增量确定性受益的将是电商件为主的快递公司,尤其是规模经济优势明显,价格便宜的通达系



电商的价格优势将吸引并持续抓住“新市民”群体我们认为电商的价格优势对“新市民”这类价格敏感群体吸引力强,且由于这种源于成本端的优势具有持续性(低开店成本+低物流费率),电商会得到“新市民”的长期青睐。


电商适合价格敏感的新市民


根据麦肯锡2015 年网购消费者调研的结果,被调研网购消费者的网购商品中,平均购买频次最高的是常温食品(34 次),其他名列前茅的产品如母婴用品、服饰、家居、图书音像制品和护肤及化妆品等年购买频次也在18 次以上。上述产品均具有便于快递配送,多数也不太依赖实体店购物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单次购买金额最高的服饰类商品客单价也仅为123 元,而母婴用品、护肤化妆品两类普遍单价不低的产品客单价也未超过100元,体现出网购商品的低单价特征。


电商的低单价可归结于两方面原因


1)网购者中相当比例价格敏感,倾向选择低价商品;

2)同样产品的网购价更低。这说明电商和价格敏感性强的“新市民”群体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


网购产品平均购买频率及金额


1
电商的价格优势可持续


电商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同样商品更低的价格,电商商品价格分布的特点是最高价和最低价差距大,相比之下实体店价格范围较窄。综合看电商可提供的最低价往往低于实体店。


电商之所以能提供低于实体店的价格主要是由于其在成本端的优势:


 更精简的流通环节

电商的商业模式省去了从品牌商到终端客户间全部(直营网店)或部分(代理网店)分销环节,每减少一个环节可减少10~20%的加价;


 更少的开店支出:

以年销售额500 万的天猫旗舰店为例,开店成本每年约80 万(天猫佣金+人工成本),同样规模的实体店开店成本约240 万(二三线城市商业街门店房租+人工)。


 更低的物流成本

国内快递业经过电商业务量的多年滋养。已经形成强规模经济性,且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本身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根据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企业启用第三方物流可降低物流成本17~18%。发货量大的天猫店物流费用率可控制在4~6%(按88 包邮,快递费4~5 元/单估算),相比之下全国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为7.6%。


我们分析了500 万年销售额电商和实体店铺每销售88 元商品的毛利拆分,假设商品成本(30 元)和加价率(293%)相同,电商成本端低8%,提供了促销降价的空间。如果进一步考虑下线城市非直营实体店拿货的流通环节数大概率是多于电商的,价格方面的潜在差距将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成本端三方面优势均不是短期性现象,因此其价格优势具有持续性,可以对价格敏感的“新市民”群体产生长期粘性。


“新市民”有网购基因:下线城市和农村网购普及率不输一二线城市电商的成本优势使得其非常适合新市民群体,进一步的问题则是“新市民”群体是否有网购习惯?我们认为从各级别地区相差不远的网购普及率看,“新市民”群体有网购习惯。


下线地区的网购普及率实际上与一二线城市差距不大。虽然一二线、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76%、47%、19%,差距明显,但根据麦肯锡2015 年发布的调研数据,上述三个区域的网购普及率分别为72%、66%、64%,并无明显差距,这说明来自三四线城市或农村地区的“新市民”群体,尤其是年轻的“新市民”其实具备网购消费者的基因

下线地区消费者(包括“新市民”)比预期更青睐网购

对于下线地区网购普及率超过互联网普及率的现象,主要由于两个原因:


1)上线城市的一人多机:根据德勤咨询抽样调查,上线城市人均智能机数量达到1.6 台,而根据全国智能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总网民数量的90%,因此上线城市互联网普及率存在虚高;


2)下线城市和农村购物选择局限:下线区域实体店不及上线城市发达,上线城市会出现的网上看商品,线下买商品现象在下线区域出现更少。这两个因素并不影响我们对“新市民”群体网购基因的确认



新市民”的电商物流需求高达450 亿,电商快递确定性受益


电商突出的价格优势对“新市民”这类价格敏感群体吸引力强,且由于这种源于成本端的优势具有持续性(低开店成本+低物流费率),电商会得到“新市民”群体的长期青睐。


根据我们测算,“新市民”群体的网购需求所带动的网购销售额目前超过8,000 亿元,且在2020 年有望超过15,000 亿元,进而带动电商物流需求455 亿/813 亿,相当于2016年全国快递行业总收入的11%/20%。考虑到“新市民”网购中重视经济性,且地理上分布分散,而自营物流的电商多定位中高端,物流网络广度和深度也不及快递公司,第三方电商快递将是这部分物流增量需求的主要受益者



我们测算的主要假设包括:


? 未来每年1,476 万的市民人口增量包含了人口自然增长和随迁落户等的影响,我们测算中仅考虑每年新迁入“新市民”的增量820 万(过去五年非户籍城镇人口增量的平均值),并假设其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城镇居民趋同,且每年保持7%增长;


? 人均消费性支出结构中,食品暂不计入潜在网购需求中(除加工食品),鞋服、床上用品、家庭日用品的100%和其他类别中的20%是潜在可能网购的品类。


? “新市民”网购2015 年渗透率与全国网购渗透率相同(12.6%),未来持续保持每年1ppt 的增长。


? 电商物流需求基本全部由快递业完成,快递业物流费用率由于专业化低于全国零售批发企业物流费用率17%,且由于规模化持续降低


新市民”网购的货值更低,物流费用率会略高于平均水平。

新市民”网购以小件为主,产生包裹数量比平均水平更多




1
 线下渠道与电商互补,通过整合分销降低价格

电商+快递”可以满足“新市民”的相当比例购物需求,但对于部分商品的需求尚未完美覆盖,如酒类(品牌真伪的疑虑)、饮料(商品单价低,重量大)、母婴产品(使用者的敏感性),消费者仍有实体店购物需求。在上述产品销售到“新市民”手中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需要多级分销从而导致高加价率,降低了其在“新市民”群体中的吸引力。


整合分销环节的供应链物流企业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部分商品线下渠道有比较优势,但线下渠道加价率高


虽然目前电商商品选择已经足够多样,综合电商+垂直电商的立体攻势基本覆盖了所有产品品类,但对于酒类、饮料和母婴产品等商品,线下渠道仍有比较优势。


? 酒类:酒类品牌溢价高,消费者保真需求强,虽然已经有规模较大的垂直电商,但真假酒的质疑始终不断,线下传统渠道仍难以取代;


? 饮料:饮料平均单价低,重量大,相对不适合快递配送。且消费的及时性要求高,线下购买比线上购买更便捷;


? 母婴:母婴产品用户群体敏感性强,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而线上购买时消费者对质量的把握不如线下,线上母婴平台销售主力是高端进口产品(如奶粉)。日常用品(普通保健品,尿不湿等)仍有高比例的线下消费需求。


上述产品的品牌商仍需要通过线下分销渠道铺货以开拓“新市民”市场。而线下分销渠道到地级市层次一般会产生3~5 倍加价率。多层分销环节的加价率减弱了品牌商产品在“新市民”群体中的竞争力(和本地品牌或替代竞品相比)


解决这一困境的方式是扁平化分销环节,以分销整合的形式形成新的流通业态。根据我们情景分析,对于一个四层分销的流通过程,如果分销层级减少两级,在每级平均加价率显著提高8%的情况下,总加价额仍能降低28%。



新市场

新市民

新一轮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缔造了快速增长的“新市民”群体,这一群体,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消费力量。而相比城市居民,他们虽然收入水平不输,消费观念仍保持着价格优先的习惯。


把质优价低的商品低成本地送到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新市民群体手中是当代物流服务业面临的新考验和新机遇。我们认为两类物流业态有机会在这轮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电商件为主的快递商、整合商品分销渠道的供应链服务商





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支持!危化镖局(www.weihuabiaoju.com)
0
  • 推荐阅读
行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