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苏省姜堰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内,姜堰化肥公司第二座75米高的合成氨冷却塔轰然倒下,工作人员高效有序地指挥机械对剩下的塔基部分进行破拆。
据介绍,早在2007年,经上级批复同意,姜堰经济开发区设置化工集中区(化工园区),规划面积近千亩。化工集中区成立之初,位于开发区偏僻地段,直接带动了当地几千人在家门口就业。而这几年,随着姜堰城区西进与海陵接轨,周边催生了多家生态小区,使得开发区成为姜堰西部一座新城。
“入住新城的居民对周边环境和美好生活有着更高追求,拆除搬迁化工园区迫在眉睫。”“基于保增长、保吃饭、保稳定等多重压力,化工园区关闭会带来税收锐减,还要补偿近8亿元,困难阻力太大。”是“等等看”还是“立即办”?关于姜堰“减化”一直有不同声音。
“全区上下要迎难而上,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硬措施,全力推进开发区化工生产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在2017年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区委书记李文飙要求,干则必成抓到底,以铁的担当和举措,打响一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攻坚战。
姜堰区明确提出“整体搬迁,成片改造,突出重点,限时完成”的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和关停实施、评估对接、拆除拆卸、职工安置等6个工作组,明确责任主体。区领导全体上阵、靠前指挥,11个包保单位派出精兵强将进驻现场各司其职。此后不到两个月,8家关停企业13个项目全部签约。
姜堰区区长、化工企业关闭搬迁及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方针介绍,整个化工园区拆除进度现已超过90%,后续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确保实现企业关闭到位、机器设备拆除到位、危固物品清除到位、营业执照变更注销到位,并通过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验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姜堰区近年来牢固树立“环境立区”战略,下好先手棋。2017年以来,该区自我加压调高目标,主动将产值88.6亿元、税收4.39亿元的81家化工企业全部纳入减化范围,关停转迁至目前的28家。下一步,该区将对28家企业中的11家实施关闭退出、1家限期整改,最终只保留16家企业并改造升级到位。同时,对腾挪出的发展空间,实施土壤检测修复,开展土地收储整理,加强对新能源、机械制造、大健康、电子信息为主导的“2+2”产业项目的招引建设,促进绿色发展,进一步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金色名片。
(来源:交汇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帮助制药企业转型升级与加快环保治理工作,搭建企业与创新技术对接的平台,引导企业选择最佳可行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工业三废处理能力,联合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将于2019 年9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市召开“第四届全国制药废水、废气、危废处理新技术、新成果与新装备应用推广交流会”。本次会议将集中展示一批科技成果,专业废水、废气、废盐、医药危废处理公司创新技术与工程推介,国内外三废处理工程案例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制药生产企业环保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研讨,介绍优秀的水、气、渣处理工程成功案例,促进高效的环保技术工艺推广应用。